《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》是一本历史脑洞,历史,三国小说,主角分别是【汉朝,就会,刘秀】,由网络作家“启个名字真的好难啊”所著,故事情节引人入胜。本站纯净无广告,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796857字,565章节,更新日期为2025-03-13 20:26:53。目前在本网 syksb.com上完结。小说详情介绍:《读通鉴论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史论杰作。69 岁动笔,直至逝世前完稿,凝聚其毕生心血,全书约 60 余万字 。该书以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所载史实为基础,系统评论秦至五代的封建社会历史。共 50 卷,每卷依朝代划分,各代中以帝王名号为目,共 30 目,其下又细分专题,卷末附叙论四篇。王夫之借由对历史事件、人物的臧否,深刻剖析历代兴衰成败、得失利弊,探寻历史发展进化规律,期望 “推本得失之原,立一成之型”,为国家复兴提供借鉴。它并非单纯的历史著作,而是王夫之的历史沉思录。既反映明清之际的动荡历史,也沉淀着他痛苦与矛盾心境下的深刻反思。王夫之批评君主聚敛、滥杀,斥责奸臣乱纲、引狼入室,批判学风衰败、舍本逐末等,几乎涵盖历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。同时,他提出 “事随势迁而法必变”“理势合一” 等观点,批判封建史学的 “正统论”,具有进步意义。不过,受时代局限,王夫之思想也有保守之处,如认为封建君主和思想观念不能变,阅读时需辩证看待 。《读通鉴论》文采斐然、议论纵横、新见迭出,全面展现了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,堪称传统史论中的瑰宝 。
急切地接受封侯,早就中了上官桀的圈套,被他轻视利用了。霍光贪图一时的荣耀恩宠,
却在十年之后让家族遭受灭顶之灾,正所谓 “利欲熏心”,这样的人很少有不灭亡的。
霍光的过错,不只是不学无术;他如果没有那么重的功利之心,
就算有奸佞之人和他那骄纵的妻子、叛逆的儿子,又怎么能钻他的空子呢?
像金日磾这样的人,难道是专门学习了什么特殊的本领吗?其实不过是品性纯良罢了!
有人说:“夷狄之间相互攻打,这对中原王朝有利。” 唉!这简直是亡国之言,
怎么能这么说呢?那些懦弱的君主、无能的将领和昏庸的谋臣,
才会用这种话来放纵自己贪图享乐、懈怠傲慢,还妄图依靠上天的眷顾。
当年楚国如果没有灭掉庸国、夔国、群舒等国,
都不敢觊觎周王室的九鼎;吴国要是没有夺取州来、打败越国、战胜楚国,
也不敢与诸侯会盟争雄;冒顿单于不消灭东胡,就不敢侵犯汉朝;女真不灭亡辽国,
蒙古不消灭金国,就不敢灭掉宋朝。夷狄并非能突然变得强大,那些突然强大起来的,
往往是即将走向衰败,没什么可怕的。比如刘渊虽然凶猛,
但他建立的政权没传几代就灭亡了;元昊虽然凶狠,
占据宁夏后却不敢越过环庆(今甘肃环县、庆阳一带)的边塞,就是因为他们崛起得太突然。
然而,有些夷狄就像在柴堆下燃烧的小火苗,一天天吞并周围的势力,慢慢发展壮大,
而中原王朝却毫无察觉。就算偶尔有人察觉到了,还自我安慰说:“这对我们有利。
” 等到夷狄的地盘越来越大,人口越来越多,打仗多次获胜,胆子也越来越大,
就会一发不可收拾。这就好比火在柴堆下越烧越旺,一旦火焰蹿起,人们被烧得焦头烂额,
却再也无法挽救了。赵充国是赫赫有名的老将,他却说:“乌桓多次侵犯边塞,
匈奴攻打乌桓,这对汉朝有利。” 这简直就是宋朝借金国灭辽国、借蒙古灭金国,
最终导致自身灭亡的祸根啊。幸好赵充国没有让这种错误的想法给汉朝带来...
剜心蚀骨爱恨皆无小说子晴顾星承后续(剜心蚀骨,爱恨皆无)(子晴顾星承小柔)前文+无删减阅读新作预览